几何纹是
壮锦的主要装饰图案花纹。
壮锦上最早出现的
几何纹为
方格纹。
方格纹又分为正方、长方形等多种。根据
广西艺术学院师生民族采风队和
广西博物馆所收藏的几百幅
壮锦标本(曾在
广西博物馆公开展出)观察,这些
壮锦上的
几何纹有:勾连云纹,
雷纹、
水波纹、
编织纹、同心园纹、回字纹、羽状纹、弦纹、
方格纹、
卍字纹等。上述
几何纹,均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和多种
几何纹结合运用,并且有的还和各种动植物图案组合。展出的
壮锦,最早的为清代乾隆初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和现代的作品,这些作品,均采自南宁、百色、
柳州,河池、钦州等专区壮族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宋明各代的早期
壮锦,已无法看到原作,只能从文献记载中略知其风貌。宋代以前,估计已出现了
壮锦的原始类型,如《太平寰宇记》记载一种叫勾芸木的可以织布,“俚人砍之,新条更生,取皮织以为布”。植棉技术是宋开始传入
中国的,
壮锦由棉丝线
编织而成,没有出现
棉织之前只有用
树皮或麻类代之。《桂海虞衡志》也说:“练子出两江州峒,大略似
苎布,有花纹者,谓之花练,土人亦自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