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堂祭的由来、礼序、内容及沿革,汇总尤为详备者当推清末民初所编纂之《清史稿》。在《清史稿•志六〇•礼四》中详述:“堂子
祭天,清初起自辽沈,有设杆
祭天礼。又于静室总祀社稷诸
神祗,名曰堂子。建筑
城东内治门外,即古明堂会祀群神之义。
世祖既定鼎燕京,沿国俗,度地长安左门外,仍建堂子。正中为飨殿,五楹,南向,汇祀群神,上覆黄
琉璃。前为拜天圜殿,北向。中设神杆石座,稍后,两翼分设各六行,行各六重,
皇子列第一重,次
亲王、
郡王、
贝勒、
贝子、公,各按行序,均北向。东南为上神殿,三楹,南向。
祭礼不一,而以
元旦拜天、出征凯旋如重,皆帝所躬祭。其馀月祭、杆祭、浴佛祭、马祭,则率遣所司。
崇德建元,定制,岁
元旦,帝率
亲王、藩王迄副都统行礼。寻限
贝勒止,已复限
郡王止,并遣
护卫往挂纸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