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近二十九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
青海省(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其余分布在
甘肃、
云南和
贵州等地。关于土族的族源,
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
蒙古说和
吐谷浑说,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土族的袓先是曾居于凉州和祁连山一带河湟地区的
吐谷浑人,土族历史是一部迁徙史,自一千余年前
鲜卑慕容部
吐谷浑向青藏高原迁徙始,历经数年,不断移转,并与汉、羌、藏、
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形成现在的土族。土族日常生活中渗透着羌文化,
鲜卑语与汉族曾并为其官方语言,文字也曾完全使用
汉文,信仰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等
宗教。土族虽在日常生活、文字语言与
宗教信仰等方面深受其他民族影响,但是土族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礼仪风俗、服饰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它自身的文化传统始终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主体。“土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近世的土族文化是个
复合型的文化,
表现出三元结构的文化面貌,即由传统文化、
汉文化、羌藏文化
复合而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土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
鲜卑文化……这个文化传统在土族的整个文化中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土族文化的体系是由这个文化传统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