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天福三年(910年),在土王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的“溪州战争”中,以彭士愁为
领袖的土家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涨了民族正气……铜柱树立,维护了民族生存,也维护了民族尊严。而且土家人最后也得到了实惠,
楚国对溪州属地不征赋税,不抽兵丁,
楚国兵民不能随意进入溪州。明嘉靖年间,倭寇在中国东南沿海猖獗作乱。永顺、保靖等土司及九溪卫所的
士兵,积极应征,踊跃赶赴前线抗倭。因战功显赫,永顺宣慰(土司)彭翼南和保靖宣慰(土司)彭荩臣被誉为“自有倭患来,此第一功”。他们平息了浙西地区多年的倭患,彰显了土家人的民族气节,让世人对土家人刮目相待。“土王庙(祠)”遍及酉水流域各地,以供奉土王彭公爵主,田好汉和向老官人分列左右,兼作摆手堂之用。
祭祀及逢年过节时,土家人都要敬奉土王,将土王视为土家的族祖,思念祖德,崇拜
祖先。对于历史上曾经饱受诸多苦难曲折的土家人而言,崇拜
祖先超过了信奉任何神灵。因而,就将这些历史记录在一系列的
织锦纹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