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券牒》与国家的关系。其
协议受尊重与否,完全取决于朝廷,当朝代更迭时,问题尤为加大。我们所知道的
瑶族历史,自唐代以来似乎就是一连串瑶人对朝廷屡欲将之登户
纳税所引起的反抗,以及随之而来的镇压清剿行动。遇顽强反抗时,就以恢复旧日
协议,暂作安抚。在这些情形当中,帝国百姓人口的压力和向瑶地区的侵占,经常引起
瑶族人的强烈反抗。
瑶族特性的辩证发展是,在朝廷方面,
瑶族的特別之处将永远被承认,这一小群人,如令其局限于山区范围内,其归于自行消灭,只不过是
迟早的事。在瑶人方面,他们最关心的是避免种族绝灭,朝廷力量大,但瑶人能用他们唯一所拥有的《券牒》来重整他们势竭的队伍。当被迫于自我幽禁,禁止与外族通婚时,他们仍有收养方式一途。观察
瑶族的人都惊奇瑶人这种不分种族,也不理会本身已有子女还大量收养外族子女的倾向。这种与其同区内
汉人及其他族群相背驰的极端行为,如不考虑此辩证发展,便不可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