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神话是由
图腾观念衍生的。他是解释某种有生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
图腾的
神话。它主要以口传或笔传的形式,把某种有生物或无生物说成是亲属、
祖先或保护神;或把它们说成是
祖先的恩人、人类和万物的创造者。
傣族织锦上的
神兽图案以及一些
植物图案都在
傣族图腾神话中有所体现。如象女儿的传说在
西双版纳脍炙人口:一位
傣族妇女上山采集野果,误喝了神像之尿而有了身孕,
十月后,生下一女。她长大后决心到森林里去寻找父亲,不辞辛劳的她终于找到了象父,象教会她开拓耕耘后,又把她送回其母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勐海象山镇勐神白象神的故事:古代勐海
傣族的首领召海,养着一头大白象,白象走到哪里,哪里就能风调雨顺。在一次抵御外来侵略的
战斗中,召海和白象壮烈牺牲了,人们将召海和白象安葬在勐海坝子中间的山上,奉为勐海的勐神。象纹的
佛幡在
傣族佛寺里随处可见,在
傣族神话中神像意味着镇天定地。相传英叭神用自己的泥垢捏成有四根柱脚的架子,架子一落地就变成了一头巨大的神像,两根象牙重十万多斤,长长的象鼻可以深入海底,腿像四座大山。英叭又把原来那颗神柱插在神像的脊背上,把天撑开,天才不会沉落,地也不会摇晃。
傣族有
图腾色彩的关于象的
神话传说,都说明
傣族对象有着崇敬和感激之情,所以才将它们作为
织锦纹样,托它们永保平安、
吉祥。
傣族《山神树的故事》中说道:荒远的古代,洪水泛滥成灾,有五百家
傣族相率巢居于一棵大树上,共同分食野果,猎取野兽。当他们下树散居于附近山洞的时候,人口已经大大增多了。但他们常来大树下欢聚,由老人主持把
鹿角、熊胆、鹿腿祭献给山树神。而今天
傣锦上还保留着许多
树木的
纹样,而这些
纹样往往都是
傣族图腾崇拜的遗迹。
傣族也有关于狮
图腾的
神话,
神话“纳扎新”,意思是雄壮的
狮子,它象征着
祖先,而受到崇拜。人们是这样讲述的:古老的时候世界上有两只雄壮的大
狮子,雄的在东,雌的在西,中间云水相隔。若干年后,两只
狮子都脱去毛衣,变成一男一女。后来两人成了
夫妻,才有了人类。
傣族织锦特别是
织锦佛幡上狮的图案很多,这与
傣族的狮
图腾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