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过眼了数以千计的古代人物
图像,有文人作品,更有民间
画工的
创作,深深为两千年来不曾断绝的
人物画传统感到自豪,更为这些作品保留了大量服饰资料和
织物纹样感到庆幸。但是,
图像毕竟不同于实物,画在人物服饰上的
织物纹样,与真实的
织物纹样之间有什么区别?其真实性如何?有没有程式化或随意化的情形存在?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在进行采集与复原工作时经常讨论的话题。下面对我们采集的一千多幅
纹样在形式上做整体考察,在
纹样题材、
色彩、构成等方面做一番规律性的总结。我们认为,即使
图像上的
织物纹样可能存在随意性,也并不妨碍这些
纹样的利用价值,只是我们在采集的时候要辨别分析,在记录时要加以说明,在利用
纹样时,更不能抱不加思考的“拿来主义”想法,而这正是当代利用传统素材再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