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间讲究吃粽子。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豆子、
红枣等物蒸熟的一种食品,其形状为六角。
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包中一个重要的香包,就是六角六面体的以
五彩线缠绕的俗称“粽子”的香包。它用蓝、红、白、黄、黑线缠绕,戴在身上极其灿烂耀眼:蓝的是
春天,红的是夏天,白的是长夏,黄的是
秋天,黑的是冬天,象征一年四季草木枯荣的颜色。红、黄、蓝、白、黑
五色,构成
中国人群
端午节民间佩戴的作为保护神的
五彩香包中的
动物,是口含仙草的
神祇动物,不是自然属性的
动物。在
中国民间
剪纸与民间
刺绣中,凡是衔草的
动物,都是
神祇动物,常见的有:“鱼衔草”、“鸡衔草”、“鹿衔草”、“兔衔草”“羊衔草”、“虎衔草”、“蛇衔草”等等。地域性仙草
动物的出现,与地域性原始
图腾动物崇拜相关。艾草后来被
道教仙化为
灵芝草,衔艾草的
图腾动物成了鹿衔
灵芝、虎衔
灵芝、蛇衔
灵芝等等,衔
灵芝草的
动物成了祥瑞
神兽。
中国民间美术中蛇衔艾草的艺术原型,可远溯到山西襄汾陶寺夏墟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盘
彩绘图腾蛇口衔草。这条盘蛇口中衔的仙草应该说就是艾草,今天这一带广泛流传的民间
剪纸“蛇盘兔”、“蛇衔草”,盘蛇口衔的仙草仍然是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