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湘黔桂三省坡侗族连片特困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与创业扶持对策研究”,让我对田野点的
非遗事项有了不一样的研究视角,大量的织娘们都是当地的农民,传统
技艺类的
非遗项目给她们提供了获得收入的渠道,甚至成了创业的资本。2017年6月,在我即将博士毕业的时候,我申报的国家社科项目“五溪流域
女红手艺人的生存现状调查及
技艺永续传承问题研究”获得立项,本书的内容也是该项目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个项目来源于这些年田野调查的积累和思考,选取极具代表性的
织锦、
刺绣类项目入手展开研究,全面考察这些传统
技艺传承主体的生存现状,不仅关注和研究
技艺本身,也要关注和研究产生这种
女红文化的人文环境,以及
技艺流传区域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事项,总结传统
技艺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
技艺永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