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工艺技法
佛山木版年画
雕版印刷术
概述
雕双面版的
木材
一般比较厚,大约4-5厘米,单面版3-4厘米。分别
雕刻
出线版(用于印
黑色
轮廓线
)和色版(用于套印红、黄、
绿色
),一般四块为一套,
色彩
丰富的也多达6-7块版。如果是门神画或门画需要左右对称,成对出现的,
木雕
版数量翻倍。每块版都需要过稿再行
雕刻
。墨线版的
雕刻
最考功夫,它不但要熟线运用
雕刻
刀,线条流畅挺拔,还要求衣纹显出
线描
起承转合的力度与韵味,人物面部要刻出符合其身份的气质。线版要刻成上窄下宽的楔形,线条拐弯处要巧妙处理使之在印刷时不积墨。同一个稿本,因为雕版
师傅
水平不同,高下立现。各色版的色块应略小于墨线版,这样
印出
的线条才不至溢出
轮廓线
条。对一些特别精致的服饰
纹样
,还有单独用上好
木材
雕刻
独立加印的。雕好的
木版
须作“浆色”处理,使
木版
充分吸收颜色。
-《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与文化》程宜
历史源流
平阳木版年画
雕版印刷术
创新发展
“
山西
是
中华民族
文化的摇篮,雕版印刷术发展较早,目前有实物证明,最迟于北宋初,
山西
绛州就有了古代雕版书。”“晋南地区最大的刻印工程是《金藏》。它刊刻于绛州天宁寺。从金天眷年间(1138-1140)成立
大藏经
版会起,至金
大定
十三年(1173)完成,经历了三十多年。”由此可知,最迟至
金代
,绛州地区的雕版印刷已经非常成熟。雕版印刷术到明清时期日趋完善,
雕刻
的
技艺
精良、品类齐全,双色和多色套印的技术已经出现,在此背景下绛州
木版
年画发展成当地民众年节生活的必需品。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张靖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