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历史源流
历史演变
到700多年前,南宋朝廷设置了龙州
三寨
长官司
,推行土司制度。“龙州
三寨
”,指
白马
、木瓜和白草,其中,白草即指今
北川
的广大地区。明时,土司制度进一步完善,在今
北川
的
开坪
、
坝底
新增两个小土司。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军对
都坝河
、
白草河
以及
青片河
中游地区进行大规模征伐,将据险称雄的
羌寨
地方势力摧毁。1565年,
明朝
开始“改土归流”,原属龙州土司领地的
北川
东南部自擂鼓至
陈家坝
、
桂溪
、都坝、
贯岭
等地,改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县境
中西部
的
开坪
、
小坝
、桃龙、片口、墩上、
坝底
以及青片、
禹里
的部分地区,则继续实行土司制度。1703年,朝廷对这些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并实行“番寨”自治政策,即设置若干既懂
羌语
又会
汉话
的人做“通司”,负责向
羌民
传达县令,反映
羌民
的意见,
羌寨
自行办理日常事务,知县办理刑狱诉讼案件。而靠近
茂县
的
青片河
上游地区的
羌寨
经过清初的征服被五位土司管理。直到1935年,土司制度完全废止。这是
北川
羌族逐步接受汉文化,由自行其事的“
生番
”到接受地方政府管束的“
熟番
”的演变过程。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基本介绍
概述
北川
的
茶叶
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大。据清道光《石泉县志》载:早在清代,县内
陈家坝
、
漩坪
、
羊角
等地,每年仅边茶产量就多达6000多担。销往内地的素茶,每年约千余担。民间有“卖
茶叶
置口粮,卖桐籽缝衣裳”的
谣谚
。足见
茶叶
生产在
北川
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漫谈北川的茶马古道》谢兴鹏
概述
2.
北川
距离
茂县
、
松潘
最近,且有几条通道。通过
北川
输出去的
边茶
,主要销往
松潘
。
松潘
是当时
松州
的州府,同时为松宕迭威茂等地军民
安抚司
的治所,是
川北
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汉地供应
藏区
盐茶
的主要据点。通往
松潘
的道路,有由今
茂县
、
北川
、
平武
及
甘肃
文县
等几条。经
北川
去
松潘
也有好几条路:一条是从
安县
-
曲山
关-
禹里
(原县城)-墩上-土地岭-
茂县
-
松潘
;二是
龙安
(
平武
)、
江油
-
桂溪
-
陈家坝
-东溪-
禹里
-墩上-
茂县
-
松潘
。上述两条道路在明代,被称为“小
东路
”,是
松潘
重镇的重要兵道和粮道。此外,还有几条小路通往
松潘
:
江油
-
桂溪
-都坝-
金凤
-
开坪
-
小坝
-片口-
白羊
-
桦子岭
-
松潘
镇江关
-
松潘
;
安县
-
曲山
关-
漩坪
-
禹里
-
开坪
-
小坝
-片口-
白羊
-
桦子岭
-
松潘
镇江关
-
松潘
;墩上-
坝底
-
白石
-青片-和尚头-
茂县
较场
坝-
松潘
;青片-正河-
松潘
。
-《漫谈北川的茶马古道》谢兴鹏
概述
在
北川
,1950年1月解放即隶属剑阁专区;3年后改属
绵阳
专区。1985年5月,
北川
隶属
绵阳市
。1981年9月至1988年11月间,
北川县
先后成立了青片、白什、
马槽
、墩上、
小坝
、
坝底
等21个民族乡,其中羌族乡14个,羌族藏族乡7个。1987年11月,
省人民政府
批准“自1988年1月起,
北川
按少数民族县待遇”;1992年9月至
次年
10月,
北川县
进行了建制调整,有3镇13乡,其中,有
陈家坝
、都贯、
禹里
、白坭、
漩坪
、片口6个羌族乡,
开坪
、
小坝
、
坝底
、白什、青片5个羌族藏族乡。2003年,又新建都坝、
马槽
、墩上3个羌族乡和桃龙羌族藏族乡。至此,全县设3镇17乡,其中民族乡15个,羌族9.1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7%。2003年7月,
北川县
正式成立
北川
羌族自治县。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