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民间年画中早期形式的门神之发展,到唐代出现另一个至今不衰的永恒题材——“
钟馗”。
钟馗和门神的职责都是防范鬼魔病邪之入内,以免伤人害物,不利民生。不过,门神只是
常年立在门外,守护家门;而
钟馗则能挥舞利剑,驱杀一切不祥之物。因它除尽“能耗人家喜事成忧”的“虚耗鬼”,所以无论民间
画工或历代人物
画家皆有“
钟馗”之作。历代
名家如石恪、孙知微、程坦、戴文进等也都有遗作存世。当代
画家现在也仍在不断
创作“
钟馗”新画样,这是中国美术史上值得探讨的一问题。以前,我国绘画题材里的鱼、龙、蛇、判(
钟馗)曾被收藏家视作没有笔墨情趣和
书卷气的品类,或只配悬挂在
茶馆酒楼壁上之俗物,作者也很少是
高官学者。然而在民间
画工或
布衣画士中却不乏佳作,有的刻版
刷印,广泛传流。
钟馗图已成为全国年画产地普遍存有的题材画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