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出于对
织机的好奇,总想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每当有这个念想时总会有人把你赶出去,不让在这儿呆着,生怕弄坏了。母亲说弄断一根线织出来的布就不精致了,只能离得远一点看着。鱼一样的
穿梭,熟练地在母亲的手里操控,右手滑出,左手接,左手滑出,右手接。这使人感觉到这把
飞梭就像人间有生命的小精灵一样,像机车发动机里的活塞,来来往往中担负起乡土文化前进的巨大引擎。喀嚓,右脚起来左脚踩下去,左脚起右脚落,将
经线和
纬线紧紧地
交织在一起,就像司机开车时踩油门和刹车一样熟练。毕竟,当时我还年少无知,我无法精确地描述一台古老
织机的内部结构,也不知道那
一件件落满尘埃的物件,
到底在过去曾经担负起多么繁重的劳作。但我知道每一件老物件里都凝结着
祖先的心血与汗水。这是人类的聪慧之处,让你在感慨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被挂在房屋中的鲁锦精美的古典魅力深深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