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传说盘瓠助高辛作战一事也是极有可能发生过的,否则不会给瑶人留下
世代难以磨灭的印记。但作战对象为谁?民间传说与史家记载众说纷纭,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是“房王”,并指出房王都于今湖北房县。
瑶族民间文献《过山榜》也有个别版本指“房王”,也有的指“番王”,多数指“高王”。我们认为说是“房王”不太可能。“房”、“番”二字音近,“房王”当系“番王”的误传误记。又案,“番王”之“番”,古人用以指“外番”,如“西番”。此意与汉文史籍所载犬戎或戎吴意近。在高辛氏时代,居住在西北境内的民族向东南方向迁徙,进入
中原地区,与向西发展的东夷高辛氏族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犬戎即是其中之一。“犬戎”《民族词典》释为“吠戎”、“畎夷”、“昆夷”、“绲夷”、“混夷”等。
商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的今
陕西彬县岐山一带,时以马匹等与
中原贸易。但其势力强大是在
周穆王时。夏以前是否与高辛氏有过冲突?范晔书既云:“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或许有一定根据,也可能为另一犬戎,现在已经难以査考。丁山先生考释
甲骨卜辞“犬升,竝氏”(院,4、0、0021)认为,混夷、昆夷、畎夷并非犬戎(西戎),而是卜辞中提到的“犬侯”,为东夷的一支。他说,“由‘令犬侯周’及‘令犬吉王事’测之,犬侯与商王朝的关系,至为密切,宜为‘内服的侯亚’。”商朝的“铜器中有亚犬鼎,当是犬侯的遗物。”他指出,犬侯为商朝内服的侯亚,在周人文献里当称为“犬夷”。《诗·大雅·绵》颂古公亶父烈功:“混夷駾矣,维其喙矣。”混夷,《说文》马部作“昆夷”,口部作“犬夷”,《
史记·
匈奴传》说“周西伯昌伐畎夷氏”,《索引》韦昭云:“春秋以为畎夷。按畎音犬,大颜云,即是昆夷”。而《
山海经》所云“犬戎”系西戎,非东夷的犬夷。并指出犬夷封地在犬邱,即今
河南之太邱。我们认为,这个与商人关系密切在商代被列为亚侯的犬侯,其
祖先可能即盘瓠部落
首领,故是东夷,而非内迁之西戎。据此分析,不能说高辛氏时代,盘瓠部落曾与畎戎作战,否则逻辑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