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牛节一般是与羌历年一起过,一般是到
牛王庙
烧香
、点蜡、烧纸钱,
祭品
是鸡、羊各一只,以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平安,
六畜兴旺
。
全寨
耕牛休息一天,还要给牛喂
面馍馍
、玉米馍馍。有些地区做一些
太阳
形、
月亮
形的馍馍挂在
牛角
上,然后将牛从圈中放出,任其自由悠闲地
过节
。
-《羌族文化》陈蜀玉
概述
总结各种描述,羌历年传统主要是以感恩
还愿
为目的的民间仪式和以庆祝丰收为目的的民间庆典组成的。而一些记述在描述“羌历年”的差异时,更以“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带过,其实各地感恩
还愿
的对象却各有不同,因此赋予节日的意义也是不同。在下图中,位于更西北的羌族地区靠近藏族,其风俗习惯受到藏族很大影响。而东南方向的
北川
、
映秀
、
绵篪
等地则靠近
都江堰
、
绵阳
等汉族地区,汉化严重。而耕作方式同样对节庆习俗等有重大影响,在汉化较严重的区域因为地形原因重农业,因此耕牛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当地在
十月初一
或者
冬至
有
祭祀
牛王菩萨的习俗,当地
牛王庙
的
香火
也是相当旺盛;而在
牧业
为主的
藏化
较严重的山区则把
祭山
大会当作所有
祭祀
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当地
羌民
多居住在
山头
与
山头
的沟中,而
山神
不仅是他们的保护神,为生计提供保证;同时,不同的
山神
也是区分资源的标志。在
祭祀
时,不仅要拜自己
山头
的
山神
,也要拜其他
山头
和最大的
山神
格日囊措
。而与羌族聚居地接近的
嘉绒
藏族也有
祭山
的习惯,也叫“
还愿
”,而日期则在农历六月
初一
、
八月
初一
、
十月初一
等等。也有学者直指“所谓羌历年在这些地区原称作‘
牛王会
’,或与
汉人
年节的‘
冬至
’相混,因此也称作‘过小年’。”
-《观看羌历年》王柳润
概述
在甘木若村内,大
寨子
与
小寨子
同坐落在一面山上,相隔只有百来米。两个
寨子
的人
平时
往来密切。
小寨子
主要是由李、谢、徐三姓家族构成,大
寨子
主要是白、谢二姓家族。在此,
山神
信仰不是以“
寨子
”为区分,而是以“姓”为别,一姓便祭一个
山神
。然而在“庙子”
祭祀
上,则
川主庙
、
地母娘娘庙
、
牛王庙
都是大家共同的。在更大的范围上,白虎山观音庙是
永和沟
各
村寨
人群共同祭拜之处。
渭门
云顶山因果祖师庙,则是
永和沟
与
水磨沟
等地所有
村寨
民众,包括沟口、
渭门
等地
从前
被认为是
汉人
的
村落
民众,共同赶
庙会
的地方。在这些地区,如
松潘
小姓沟
那样一层层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的
山神
不见了。通常各寨、各姓人们只祭一个
山神
;较大范围人群的凝聚,便依赖大小不等的“庙子”。
-《羌在汉藏之间》王明珂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