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丧葬忌荤,显得更复杂繁冗。当老人过世,在灵柩未入土安埋之前,
氏族成员包括嫁出的女性,都要忌荤吃素;即使开荤了,也不能吃未安埋之前宰杀的禽畜类油肉;今后若有开坟改葬之举,还要忌荤吃素。祭祖的鱼类,三都、独山、榕江、雷山、丹寨等地多制成清炖的鱼包韭菜及炕鱼供奉,荔波、都匀市、王司等地区习惯清蒸整鱼献祭。吊丧的
来宾及参加治丧成员,以能吃到一筷祭祖的鱼肉为荣,认为获得了
祖宗的保佑,往后万事顺达。因为鱼具有的特殊
宗教意义,在选择墓地及开挖墓穴时都要以鱼祭;送丧时,执火把前导者的提篮中必须有鱼;安埋之后,要将鱼卵撒在新坟封土之上。因为鱼具有特殊的
宗教意义,因此悼丧活动中,鱼类被推崇备至:设有六条鱼为主
祭品的六夺公专席,祈求这位水书
创始人、全民族保护神保佑择吉顺利,使丧事办得顺利
吉祥;吊丧者以敬奉大的活
鲤鱼活草鱼为荣;有的还特制鱼包韭菜
祭典供馔送来祭奠,或以
菜油和米面糅制成鱼虾蚌鳖等水产造型送来供祭;吊丧的纸扎品以水产
动物造型及舞龙为荣耀,墓葬石刻以
双鱼托
葫芦造型为美,丹寨县小羊昌的水族还在墓前
刻石盆石鱼;宰杀大鱼,有的还将其尾鳍展开贴于壁上。水族祭祖反映出来的尚鱼习俗寓意深邃。“由此看出,水家的祖灵和水产鱼类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鱼便成了水族祖灵异化的圣物。水家离开了祭祖圣物,也就失去了祖灵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