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历史源流
挑花(黄梅挑花)
楚文化凤文化
历史演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楚文化
是凤文化的摇篮,
楚人
以凤为
图腾
,故而在楚地出土的
漆器
、
丝织品
等器具中,以凤为主题的形象到处可见。在
湖北
当阳金家山45号楚墓中出土的铜戈尊,腰部两侧铸有
错金
变形
凤鸟
纹。
江陵
马山1号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丝织
刺绣
衣物中多绣
龙凤
花纹。2000年2月,
江陵
天星观2号墓出土“羽人
凤鸟
”进一步证实了
楚人
是何等虔诚地崇尚凤,
楚人
与凤融合一体。在
楚国
的文学作品中,仅《
楚辞
》中“凤”先后出现了24次之多。(据姜亮夫《
楚辞
通故》统计)《
离骚
》则有“
凤凰
冀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等
诗句
,足见当时
楚人
对凤
何等钟爱。这源于
楚人
所栖居的自然环境,秀丽的景色让
楚人
处处感受到自然现象的变换形态,其间氤氲的
云气
、回转的水波及各类动植物艳丽的
色彩
,繁富的
纹饰
使
楚人
不断受到美的启示;另一方面在于
楚人
狂放、浪漫的习性。凤
纹饰
与文藻华丽、精彩绝伦的
楚辞
同出一辙,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既有狂放率直的情致美,又有
明丽
鲜艳的
色彩
美。楚凤纹样表现手法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设计的先河,这一艺术
创作
思想至今仍深深影响着黄梅挑花。
-《黄梅挑花的楚文化意蕴》陈志杰_卢川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