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刻色版。为了节约板材,一般每块年画版正、反两面都要利用。根据颜色互不相克原则,分别将绿与黑、红与黄、紫与
桃红色版搭配
雕刻。刻版时,完成一面再刻另一面,为保护先前刻好的画面,版下通常垫毛毯等厚软之物。刻色版所需
底子来自墨稿。
打底子时,为防止盖色,标色使用很浅的粉
红色。色版呈块面状,色块与色块间隔较大,且不均匀分布于色版之上,因此,刷印色版时,易出现色版表面某些地方缺少支撑,导致画纸塌陷,出现粘版或沾染其他颜色的情况。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一般在色块间隔较大的地方
雕刻出“支子”支撑画纸。“支子”安置巧妙,一般放在墨稿线条上,有时也作画面装饰,如纱线、细碎花纹、
万字纹、
元宝等。为使人物更加有神,
眼睛上须留支子,在印好的年画中仔细分辨可看出相应痕迹。“支子”大小也有限定,如点状支子不得超过猫爪大小。平度年画在
色彩、线条搭配上讲究一定原则。一般红、绿、黄三色面积较大,画面更显鲜艳;而
紫色、
桃红色面积相对较小,起衬托画面作用。在线条搭配上,
红色线较为细密,在
黄色衬托下画面更显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