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是用
棉线和丝线
编织而成的壮族民族工艺美术
织锦。据
古籍记载,我国最早生产
壮锦始于宋代,当时
岭南地区壮族人民生产的
壮锦叫緂布。这种緂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所谓“白质方纹”就是指当时生产的
壮锦,其装饰花纹为
方格几何纹,其色调为单色,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
编织方格纹图案的素色
壮锦。明时,据《世宗
嘉靖实录》卷三一二说,
广西“一省狼人半之,瑶壮三之,居民二之”。“狼人”即壮人,“居民”即
汉人。明尚如此,宋时壮族先民当广被于
广西各地。他们生产
几何纹壮锦,是颇负盛名的,其质地可以和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生产的
绫罗绸缎相媲美。“緂亦出两江州峒,如中国锦罗,上有编地小方胜纹”。左、右江地区生产的早期
壮锦,其装饰花纹也是以
方格纹为主。到了明、清时期,
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
色彩的
绒线编织,成为壮族人民广泛喜爱的民族工艺美术
织锦,从统治阶级的作为贡品到一般人家的嫁奁,被服所需广为乐用,视为上品。“
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
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壮人贵之”。这种彩色
壮锦,仍以
几何纹为主,同时已发展到和各种动、
植物图案结合运用,从而使
壮锦的图案装饰题材更为广泛,达到了内涵丰富,绚丽多彩的境地。其
构图和
色彩设计更富于南方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