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鹫踩莲”是
土家织锦中十分生动的
纹样,它由两只鸟对应组成。鸟对于
土家族来说非同一般。酉水流域受楚文化影响很深,而且
楚人也是
土家族构成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
楚人以凤为图腾。《
白虎通·
五行篇》记有:“其神
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
山海经﹒海内经》认为:“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鸾凤之鸟对
楚人有保护之功能。所以,在
湖北、
湖南出土的众多
文物里,特别是
织锦中,各种
凤鸟图样出现的最多。然而,《新华字典》注释:翟即“长尾
山鸡。”因此,
凤鸟的形象基本上以
山鸡大同小异。
土家族也崇信
凤鸟,传说是
凤鸟养育了“八部大王”,在威严的“摆手祭祖”中,
就要高举
龙凤大旗。1982年在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件战国中期的“
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蚯衾”,共五幅,花纹由八组左右对称的
龙凤纹组成。1972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
香色对鸟
菱纹绮”
楚锦,
锦面为平纹地起斜纹花,花纹在
耳杯状
菱形内填饰对鸟纹和变体
花草纹,雅致新颖。而两幅绢、锦上的
凤鸟造型及画面构成与
土家织锦“鹭鸶踩莲”十分相似,其三者的内在联系及传承是显而易见的。显然,“鹭鸶踩莲”是“
对凤对鸟”
图样的变异,是
远古土家先民风鸟图腾崇拜的遗风。“鹭鸶踩莲”
织锦在现代民间见得不多,所见到的大多数都为清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