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濮僚之后裔,而濮僚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近水的部族,
渔猎是其主要的生存手段,鱼在土家先民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湘西的土家人至今仍有稻田养鱼的习俗。
土家族也是古代巴族的后裔,巴族为何以“巴”相称,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巴就是鱼,鱼就是巴,巴与鱼为一体。在湘鄂渝黔地区的土家地区,人们仍然习惯将打渔
时装鱼的工具“鱼篓”称为“巴篓”,鱼复读为“巴复”等。每到过年,家家餐桌上的菜肴都必须有鱼,不仅有怀古的象征,更是受汉文化的影响
谐音为“
年年有余(鱼)”,以图吉利平安,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
图样形式,表达
生殖崇拜“
多子”和象征富裕“多余”。《
鲤鱼跃
龙门》也是
表现鱼民俗文化的经典之作,此锦是民间艺人直接移植
挑花纹样的作品,
未见较多变形处理。智慧的
土家族人民把“
鲤鱼跳龙门”的
神话传说用生动活泼热闹的图案造型
编织到
土家织锦中。其
构图饱满充实,生动形象地用
几何形态把
鲤鱼越过
龙门成龙的
神话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龙的身旁还有凤作陪,
龙门下还织有
山水纹,还有金瓜,
莲花等
吉祥纹样,整幅作品生动有趣,饱满
吉祥。“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教育人们要学习鲤门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意志,坚持理想和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也隐喻“望子成龙,门第升腾”的愿望,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传统
纹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