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
地方志对
土家族纳税献贡的文字记载增多,同时反映出当时
土家族纺织风气的盛行。《保靖县志》载:“民多朴直,无一点繁华之习俗……男勤于耕,女勤于织,户多机声。”又载:“
土绸、土布、
麻布、丝被、土绫、
斑布、洞巾。”
乾隆《永顺府志•物产志》载:“土妇颇善纺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丝经棉纬,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
五色。”“永顺、保靖、龙山等地
土家族妇女能为洞锦、洞被、洞巾,作鹤、凤、花鸟之状。”《女功》载:“粗者,绩麻纺线或织手巾,花被。细者,绣子挑花或挑小儿包袱衣裤。”清初文人顾彩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应邀到鹤峰、五峰的湘鄂边区后所撰写的《容美纪游》中记载:“峒被如锦,土丝所织,贵者与缎同价,龙凤金碧,堪为被褥。峒中白麻为之。轻纫如
鲛绡,皆珍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