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勾更为直接地展示
表现在土家民族的
祭祀活动中。摆手舞是
土家族祭祀、歌舞、交际的重要形式,也是土家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式的摆手活动必须在供奉有
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和“土王”神位的“摆手堂”才能举行,而且还要由神人合一的土老司“梯玛”主持。简易的摆手活动可以在一村一寨,甚至一家一户中开展,场地随意,程序相对也简略。所以在西水流域永顺--带的土家村寨,也有在自家堂屋“神龛”的“家先”(即本家
祖先的神位)前面安放一张桌椅,再在桌椅上搭设一块四十八勾,或者挂一幅四十八勾的西兰卡普。摆手就在四十八勾前,或围绕四十八勾展开。显然,在自家“家先”中只设有“天地君亲师”位和本家历代
祖先的神位,而没有土家民族共奉的“族神”。因此,在这时的四十八勾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
织锦被面,从某种意义上它代替了神圣“摆手堂”的功能。起到了“扮演”土家
先祖“神位”或民族“
图腾”的角色。有的地方即使是在“摆手堂”前跳摆手,也还要在神坛上供奉四十八勾西兰卡普以视为神物。正因为四十八勾
图纹是蛙的形象,是“倮”意义上的延伸和表述,具有兴旺种族、祈子求昌、驱秽辟邪、禳灾纳吉的意义,同时她更是神圣的,象征着民族的
先祖、神灵的意愿。2005年,笔者在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申报调查中,全程目睹和经历了永顺
双凤原生态的摆手活动。摆手堂里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床四十八勾西兰卡普,四十八勾前面摆放的是彭公爵主等土家
先祖的
塑像,
塑像前加挂有一串串的“纸都”或“动钱”。询问寨子里的老人们,为什么挂四十八勾?据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而且只能用四十八勾,其他
图纹都不可以!所以,起码可以认为:四十八勾的确有某种与
祖先神灵类似的象征意义。酉水流域的
土家族目前虽没有明确的“
图腾”标志,而这里的四十八勾却有着类似“
图腾”的性质和作用。它是土家民族
远古的崇拜,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淡化”和“转移”,朦胧的保留在土家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