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学相结合。教学工作是
高等院校的首要
职能。
教师、学生、教学空间、教学资料等是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把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年画与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
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的优势。桃花坞年画
手工制作的技艺方式是其非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从知识体系上讲,工艺技法属于“经验性知识”,它是导向某种行动过程的知识,因此传统
民间工艺技法特有的
传承方式就是
口传心授、心口相传。在
师徒间
朝夕实践中潜移默化的
传承着技法的
秘诀,一方面
师傅力图全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
徒弟力图继承并
创新传统,就这样技法传统在一代代
师徒间
传承流转。
苏州工艺
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传统工艺技法
传承的
师徒方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了“大师工作室”和“研修班”相结合的
传承人培养和技法
传承方式。2002年9月起,院凭借专业教学资源,通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遴选优秀学生进入“桃花坞
木刻年画研修班”,为桃花坞年画培养新的
传人。为年画
传承人(老艺人)设立“大师工作室”,任何一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由多种技艺构成,
制作一幅年画,至少要掌握
绘稿、
刻板、印刷等多到工序,每一道工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技法。如果仅仅保护了其中一种技艺,年画
制作技艺就无法完整地
传承,所以完整性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之一。桃花坞年画
绘稿、
刻板、印刷的工艺技法都有省市级年画
传承人,如全国非物质文化
传承人房志达先生是印刷技艺
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
传承人
叶宝芬老师是
刻板技艺
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
传承人
王祖德老师是
绘稿技艺
传承人,这些老艺人进入“大师工作室”作为原
传承人,为研修班
学员亲自授课,培养新的年画
传人,传授传统年画技法,如工具
制作、
刻版技法、
印版技法等,同时研修班聘请
学院专业
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包括:中西方版画史(理论)、古代
线描临摹、
线描写生等。将
民间技艺研修与
学院美术教育相结合,循序渐进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年画的
传承人。目前已经培养了五期计二十位
学员,这些桃花坞研修班的学生顺利毕业,有些留在了桃花坞年画社成为桃花坞年画的“新
传人”,还有一些走上社会相关行业,以各种形式
传承桃花坞年画,如
苏州工艺
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新
传承人乔兰蓉、孙一波进入政府资建的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为社会各界桃花坞年画
爱好者开设了初、中、高等级不同的培训班,乔兰蓉、孙一波等新
传人俨然已成“
师傅”,能独当一面,在培训中
传承年画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