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凯棠型服饰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台江县革一、大塘、台盘及凯里市凯棠、地午、翁项、旁海等乡镇。节庆祭典上,女子普遍盛装打扮,穿着
对襟衣和
褶裙。女子盛装中,被视为最上乘的
对襟衣和
褶裙,苗语称为“欧丢代”和“扣柳列”。工艺特点是先以包芯线勾勒出
纹样的轮廓,再用
打籽绣填满空隙,使
纹样显得生动立体、层次分明。
褶裙裙面贴饰一列长条状彩色绸布,形似柳条,故以此名之。在凯棠和革一地区,参加节庆礼仪时,中年妇女多穿着“四根花”的
花衣。穿“根花”
上衣时,下装需搭配苗话叫“扣熊”的
褶裙。凯棠型苗族
染织工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当地俗称“红布”的制作。以这种
染液染成的布料呈暗枣红色,形成凯棠型苗族
织物的特点之一。除了
打籽绣和
钉线绣以外,翁项一带的苗族流行以迭绣工艺装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