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刺绣在
设色上追求明快、鲜亮的视觉
美感,因而常用到纯度和明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对比色或互补色调和。下面笔者分别从对比色和互补色两方面简要介绍这类
色彩的特性。首先来看正绿、正蓝作为对比色的情况。正绿、正蓝等
色彩的CMYK值中C(青)、M(红)等数值接近或等于100,Y和K则为0。这使得它能够同侗绣
纹样主体中常用的大红、大紫等C、M值较低的热烈
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提高
纹样色彩的丰富性。以
侗族绣花鞋纹样为例,妇女们在鞋沿和锁梁的部分用蓝
紫色和橘色两种色线进行
刺绣,这样
纹样就产生了“撞色”效果,使得
纹样整体
色彩变得“跳跃”,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其次来看正绿、正蓝作为互补色的情况。
侗族妇女认为单纯的橘色、
粉色、
紫色等
色彩的搭配不利于体现
色彩主次感,也不利于营造
纹样的层次效果,而加入正绿和正蓝等纯度较高、色值相补的
色彩后,这一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以
侗族短褂的袖角
纹样为例,
桃红色的
蝴蝶翅膀边缘使用了互补色粉绿偏蓝进行勾勒,这使得
色彩错落有致,主次更加分明,增强了
纹样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