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
酒歌,也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闪亮的一部分,是特有的传统
歌曲。
羌区有的地方称为“唱酒戏”,凡是逢年过节、举行婚礼、生日喜庆之时均可演唱。我们调查组于2008年8
月初在
茂县西湖羌寨等地领略了
酒歌的主要形式。那天我们在
余兴保灾后搭建的临时居住棚里,排坐在一起准备饮酒,当酒坛打开要饮酒时,
余兴保带头用
羌语领唱
酒歌,
寨子里众人也加人到他的合唱组中,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羌族的
青稞咂酒,口感和味道很好。羌族的
酒歌的形式为
主客合唱或轮流
对唱,如《开坛
酒歌》,西湖羌寨是由德高望重的
余乌姐领唱,众人合唱或
宾客齐唱。唱《开坛
酒歌》,必须按羌族传统礼仪排坐,围住
咂酒坛子,由
长者(
余乌姐)致
祝酒词后开唱。羌族传统
酒歌大多节奏缓慢,
旋律优美,
音域高亢。此外,情绪激昂之时,
歌者还可以演唱部分与饮酒环境及
宾客有关的民歌,前提是必须照顾到饮酒的每一个人,尤其是
长辈,所唱之曲必须庄重、严肃,以尊重
长者为前提。如无
长辈,则可演唱一些幽默诙谐的曲调。最著名的
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纳依哟》等。此外,
陈兴龙先生著有《羌族
释比文化研究》一书,出版于2007年12月,是“十五”全国少数民族
古籍重点项目《羌族
释比经典》研究成果之一,是一部
学术价值非常高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