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诸民族
萨满教所迎请的梦幻中得来的偶神形体,在制作时都与杀牲献血的
宗教活动紧密揉合在一起。偶体若是禽骨,便杀鹅、雁等飞禽血润骨,即将作偶体的材料先要泡在禽血中
一宿,依神谕规定有时甚至七日、九日或一九、二九、三九不等;偶体若是
木质、石质则要放在
动物(鹿、犴、刺猬、猪)血中没泡,偶体是牲骨,则什么
动物就要捕捉什么
动物,用其鲜血浸骨润骨,亦依照神谕照示的时间
浸润,其它如偶体是用
皮革、布质、草质亦要用牲禽鲜血中
浸润。经过血润后偶体草、皮、木、骨等,有光泽和柔润性,再裁制、编制或
缝制乃至刻制偶体,质料脆硬不变形,而且
木质经血润后内层增加
红色血纹,永不燥裂,因血中含油质,
浸润木内使
木质经年不朽。萨满们将血润后的偶体形态,称之谓“有魂”,“有神”,认为迎来的神魂已经藏于其内,再制做神偶,也算得是名副其实的玛音神形体了,才认为有了生命,有了知觉,只要萨满鼓声一响,它便知晓一切了。神偶制成后,还要在牲血中泡若干时辰,然后再拿出来,但最忌见
太阳。神偶——所有玛音神形体只能见星、月,不准见
太阳,因为它们的魂魄都喜在寒、暗、湿润之地栖息。阳光能照彻偶体乾裂,偶体魂魄
就要离去,神偶便失去神性。所以萨满所有玛音神形体都专门放在一个玛音神匣中。有的是用桦皮编成的筐篓,有的是用黄柏皮编成的神匣,有的是用白桦锯成的薄板钉成长方匣,望族有势者亦有用鱼骨、兽肋骨加鱼鳔胶粘成的
银色神盒,存放神偶。神偶喜放静地,一般多放在室外、
帐篷外的北方背阴处,以防烟薰燥热。为防虫蛀,常采走马芹、狼毒等野药草乾燥后,磨成
粉末,撒在神匣中,经年驱虫防腐。而且,每逢春秋
祭祀、年节等祭日,都要敬请诸神体于神堂,由总祀萨满率众致祭,并要杀牲、蘸牲血于神偶唇边育魂。总之,由此可知,嗜血与神偶口唇点血,都是神偶赋有神性的象征。如果
常年荒旱,没有猎物,萨满育魂偶体,便要将神匣拿到清静的山野,使神偶能润得朝露与夜露,也可在大河中心处,用河心水点润神偶的眼、唇、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