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藏传佛教开始覆盖
蒙古高原,渗透到
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当中,在
蒙古族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与社会等各方面打下了
藏传佛教的烙印。翁牛特部皈依格鲁派是发生在17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事件。真正使翁牛特部皈依格鲁派的重要人物是厄鲁特
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出身的托音
喇嘛内齐。从
清朝康熙年间开始
藏传佛教在翁牛特旗得到迅速的发展兴盛,“康熙
三十年(1691年),
青海大
喇嘛帕•丹巴来翁牛特旗布教,在其倡导下,于东部
莲花吐他拉修建了第一座
喇嘛庙。其后,旗内又陆续修了一些庙宇。到清末统计,全旗共建
喇嘛庙19座,连同
民国初年修建的2座,共有
喇嘛庙21座。”其中的
莲花吐庙总揽全旗
喇嘛庙事宜,后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立梵宗寺,接替
莲花吐庙总揽全旗
喇嘛庙务。此庙坐落在今乌丹镇西北四公里查干布热北山,建成后,由
乾隆帝亲自赐名为“梵宗寺”,并被旗扎萨克定位旗庙,受北京
雍和宫直接
统辖,主持
喇嘛定期去
雍和宫汇报教务,请示机宜。梵宗寺的年中行事除节日活动和例行的法会、诵经以外还有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农历
六月初八至十六。清亡,翁牛特旗
藏传佛教渐衰,
民国年间,
喇嘛人数逐渐减少。有去参军的或到地方政府工作,还有还俗务牧,其中绝大多数都不再从事
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