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阿着底村的普氏民间民族传统
刺绣品厂成立以来,该村
刺绣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产销模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普氏
刺绣厂根据市场需求,统一向纺织厂批量定购专门用于
挑花刺绣的棉质机纺布,并按照各种
刺绣品的
款式形制,统一
裁剪下料。然后将绣片分发到附近村寨的撒尼妇女手中,分散
刺绣。最后再将绣好的绣片收回
刺绣厂,统一加工,以形成
刺绣工艺成品。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该村“公司十农户”的
刺绣品生产、销售运行机制也不断得到完善,现在已形成了统一下料、统一
纹样、分散
挑花、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独特产销模式。目前,普氏
刺绣厂已有固定资产00多万元,固定职工8名,带动了周边6个村2000多名农村彝族妇女为绣品厂加工绣片,每人最高年收入达8000元,最低也达2000元,
刺绣厂年产值达90万元。民族
刺绣品的加工销售成为当地彝族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项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