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我再度赴
香港,并且到新界元朗市区,针对金香店做地毯式的考察。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元朗附近几个村落的门神使用量如此之大,那么很有可能在店铺内找到
从前没有卖光的木刻水印的
佛山系年画。此外,就算店铺内已无库存,店主仍有可能知道旧时年画作坊的相关信息。严格来说,该次考察并不算顺利,我在吴秀华教授的
广东话翻译协助,以及本身为厦村乡民的
香港在地友人邓小姐的带路下,连续拜访七八间专卖
金纸香烛或纸扎的老店。元朗市区颇为热闹,街市上人潮拥挤,这些老店也一直都有
生意上门,多数店主因为不断要招呼客人,所以针对我的提问,回答都相当简短。例如我询问:“是否还有
木版手工印刷的门神?”他们响应:“等到过年前一个月再来,现在没有门神。”或者:“早就没有
木版印的,多少年前就没有了,现在就这几种你要不要?”我在这些店铺内所看到的门神现货,除了少数为完全现代化机印(已受西方写实描绘技法影响,门神有体感明暗,甚至还画出一根根的手毛),其余多数与我在屏山、厦村等村落发现的仿
木版机印填丹门神并无两样。至于真正完全以
木版水印制成的门神年画,则一无所获。位于元朗寿富街大桥大街市的冠香行香庄,老板陈光约莫六十岁
年纪,他对我们三人的采访颇有耐心,访谈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他的口语表达也相当清晰。据陈光所述,新界地区过去
大都是乡村,务农人口众多,居民普遍住平房,因而保有贴门神的习惯。即便后来城市发展迅速,但元朗一带的数十个村落基本改变不大,故年节的风俗依然很传统,手工填丹的门神也一直销路最好。另外,他还提到
香港至今仍有两间专门生产
木版画门神的作坊,皆位在离元朗不远的屯门区的一栋工业大楼内,只是
平时没有制作,要等到腊月才会开始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