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县虎形山
瑶族乡水洞坪村一带的
瑶族过“赶苗节”,与当地
瑶族曾反抗
封建统治的压迫有关。相传明代
崇祯年间(1628—1644年),
湖南溆浦县
瑶族首领刘南山、卜连山和隆回县
瑶族首领奉逐明等组织联合义军,聚集在两县交界的虎形山和老营坡一带安营扎寨。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十五日,官军集结兵力,采取调虎离山计,乘夜伪装以送军饷为由,在120只
山羊头上挂着
灯笼,敲锣打鼓,朝义军寨前走去,义军不知其中有诈,纷纷出寨迎接,官军乘虚而入,从寨后破门直上,对义军进行突然袭击。双方在水洞坪一带激战3天3夜,义军寡不敌众,以致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为纪念死难的
英雄,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当地
瑶族都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堂,祭拜英灵,后演变为民族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