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人在此之前也是不吃豆腐的,因为瑶山不产豆子,说实在点,是没豆腐吃的。
孔子“进山”后,他们效法
孔子,看到汉区吃豆腐的同年身体极好,便拿自产的高山云雾茶出去与汉族同年换豆子,学着做出豆腐来。果然一吃豆腐身体真比以前好了。就这样,豆腐在瑶山推广开了,而且他们还总结流传了许多吃豆腐的好处,诸如“吃了水豆腐,上山不辛苦”、“吃了豆腐干,上山不流汗”、“常常吃豆腐,身上百病无”、“天天吃豆腐,
多子又
多福”、“代代吃豆腐,
子孙好
读书”……云云。女人们感受到吃豆腐的好处,看到豆腐对瑶人的贡献后,立志要把豆腐
刺绣出来。但绣来绣去,终因豆腐色道单调,托也难托起来,始终无法下针。一天,有位偭媳端洗豆腐板和豆腐格时,发现豆腐格十分好看,
刺绣出来一定很有特点,便提起
针线布料,很快
刺绣出豆腐格形纹来。众人一看,喧语欢歌叫好。于是这“豆腐格形纹”出炉了,直传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