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以四个不同人物
表现了耕种、
读书、打渔、砍柴的生动场面和
民间田园风光。“耕”中的
农夫所指的是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舜。“读”中的
读书人则讲述的是埋头苦读的苏秦。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
读书,每天
读书到
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渔”中的渔夫指的是东汉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
刘秀的同学,
刘秀很赏识他,
刘秀当了
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
垂钓终老。李太白曾作诗“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来称赞他。“樵”中的樵夫则是
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靠卖柴为生,但酷爱
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
楚辞》,后由同乡推荐,当了
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
侍臣。
耕读渔樵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
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也体现了创作者对于恣意的田园生活和淡泊自如的人生
境界的向往。画面上的四人
形态和造型各异,大量采用
橘黄色来
表现田园风光
色彩,
明艳动人。此幅年画一般贴于室内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