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讨僚皈”由刘姓花瑶王主持,时间为
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最初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举行,后因大托过于偏僻,清末改在该乡茅坳村举行。“皈”意为“
菩萨”,“讨僚皈”意即逃脱凶恶的
菩萨。节日源于元朝末年,元军镇压世居在江西吉安府田卢一带的瑶民。当时,吉安瑶民遭受当地统治者赵、鲁二都统的镇压而四处奔逃,许多老弱妇孺逃走不动,在元军的追杀下,只好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地里;有些怀孕妇女因又惊又吓,加上连日奔走,致使胎儿早产,无奈跪地求饶。追兵见状禀报元军统帅请求赦命,统帅照准,在鹅颈坪大丘丢插令旗:“此处赦免,不准斩杀。”因此凡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地里的瑶民免遭杀害。花瑶
祖先为了纪念这次幸免于难,
当天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白瓜,如有违者则子孙不昌”(转引自奉泽芝《隆回瑶民》,载《
湖南文史资料》第30辑)。自此,这些幸免的瑶民后代每年七月初二前禁食黄瓜、白瓜,并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纪念性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