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2005年冬于永顺县(古中、下溪州)的首车龙
西湖采风,时年70多岁的彭姓
土家族农民送我一幅
平纹素色
织锦,据说是他外婆当年亲手所织。该
织锦白底黑花,厚薄与一般的家机布没有什么不同,主题图案是
四方连续的
蝴蝶纹样,
蝴蝶正面造型,平面展示了
蝴蝶的双翼双尾,造型生动
具象,对称均匀,一上一下,并以
水波状向左右两边展开。
纹样中
穿插有双鱼双连图和“卍”字形填充,整幅
织锦十分工整细腻,造型手法十分特殊。尽管也是利用经纬相交形成的“点”而积累成像,但由于
平纹织锦较薄,其“点”相对细小;所以
直线造型并不突出,反而有追求所谓物象“真实”“
曲线”的
具象造型倾向。不过,从整幅
蝴蝶织锦的构成来看,饱满规律的
四方连续和
几何意象符号与苗族习惯截然不同。因此,不论从该
织锦的造型观念,还是制造工艺,流传区域,这幅
蝴蝶织锦显然都属于土家
织锦的早期形式。不过,从它传承年代的文化影响以及
织锦的平面构成、物象特点来看,又与现代传统图案非常相似,是土家
织锦的早期形式的
近代表现,而且,意外的以
白色为
底色。因此,这趋同中的异化和异化中的趋同,两者相互
穿插,相互转化而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