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卜过去,
广西巴马、都安及
贵州荔波等地
瑶族常以鸡蛋测人灾病和农作物丰歉等。
广西巴马一带的
瑶族,家中有人生病,家人便将一个熟鸡蛋交给
巫师。
巫师一边喃念咒语,一边把鸡蛋放于掌中滚来滚去,然后剖开鸡蛋,如蛋中有“十”字形出现:或上端白而薄,下端白而厚,则预兆此人魂不附体,病情严重,当地
瑶族称之为“剥结”。如需知
病人是何鬼作祟,便将一只新鲜鸡蛋拿到巫医家,巫医将蛋置于一碗干米饭上,口中呼叫各种鬼名,每个鬼名叫3遍,如叫到某个鬼名时鸡蛋立起来,就说明
病人被此鬼捉弄,须回家备物祭此鬼。
贵州荔波青裤瑶则由鬼师将鸡蛋烧熟后为人判断灾病,如蛋内空心,为心痛;如
蛋黄向左,为左眼患病;如
蛋黄向右,则右眼患病。荔波努侯瑶,则将鸡蛋煮熟,置于簸箕内,
巫师念咒,让蛋滚动,如能顺利滚动,蛋略小的一头朝东方方位,则吉;如不能滚动,或蛋略小的一头朝西方,则为凶兆。
广西巴马甘长一带的部分
瑶族,用蛋卜预测玉米收成的好坏。种玉米时,将一个熟鸡蛋置碗中,在玉米地中间用刀劈开碗中鸡蛋,如蛋的上面厚,下面薄,就预兆丰收,反之则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