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历史过程,被
阴阳五行家说成是
五行运行、相生相尅的循环过程。
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应用这一套
宗教神秘主义观念,来证明秦王朝以水德运,水尅火,故代周而王,是奉天承运,
天命所归。从此以后,我国历代王朝的
帝王都要为自己的统治权从
五行德运说寻找奉天承运的根据。
汉武帝时,董仲舒把传统
天命论与
阴阳家的
五行德运说进一步从理论上溶为一体,建立了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和
天命观念为中心的
宗教神学,使
天命论更加系统化。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天有
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产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
五行相生相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于是而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时(土兼四时),和东(木)、南(火)、西(金)、北(水)、四方(中配土),由此而产生万物。
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
五行相胜体现了天的刑罚。天通过
阴阳五行的变化而产生万物,指导人类。同时,
君臣、
父子、夫妇之类人伦关系,也是
阴阳天道在社会人伦上的
表现。
儒家关于三纲五常的封建
伦理道德,因此而有了
天命所定的神圣性。董仲舒这一套是一种很有体系的天道观和
天命论。在这种天道观和
天命论中,天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安排和操纵是有一定的原理原则的,天的意志和命令就体现在这种有固定秩序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之中。从
宗教学上看,这是一种
表现为一定秩序的、具有一定理智
色彩和浓厚的
伦理色彩的
天命论。董仲舒的
天命论对我国传统
宗教神学影响至巨。
汉武帝定为一尊,历代
帝王奉为
正统。
中国封建社会
二千年,封建统治者的官方
宗教神学的主体,基本上就是董仲舒这一套
天命神学。当然也有一些变化和发展,但那些都是比较次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