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生长在花瑶聚居地区,对花瑶服饰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20世纪80年代,花瑶女性普遍穿着民族服装,花瑶女生只是在校上课时才穿着便装,放学后便会
立刻换回民族服装,在当时,如果不着民族服装就会遭到族人的笑话。从90年代开始,花瑶已婚女性仍普遍着瑶装,尤其是在
瑶族传统节日及婚嫁庆典中必着传统服饰,
便服只是在进城时穿着;而在未婚女性中则以穿着流行
时装为时尚,日常生活中民族服装只是偶尔穿着。2000年以来,年长的花瑶女性依旧普遍着民族传统服装,中青年女性只是偶尔穿着。2012年7月,笔者重回家乡考察花瑶服饰艺术,并从不同生活场景中,选择了40位花瑶女性进行走访式或提问式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婚嫁庆典时,所有年龄层次的女性都着民族服装,原因是:
祖先传下来的风俗。年长的女性无论什么场合都穿着民族传统服装,称其是习惯所致。其中,有两位也曾表示想穿汉装,但怕被人笑话。在中年女性中日常着装选择汉装的为80%,青年则是100%,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汉装好看,样式多,瑶装样式单一,毫无特色;瑶装制作繁杂,穿戴不便;着瑶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年轻人
大都外出打工,
挑花工艺后继无人。在
瑶族的传统节日中选择着民族服装的占60%以上,但一般也只是在聚集的时候才穿,回家就换下,因穿久了不舒服。以上虽然只是对花瑶着装选择的调查,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花瑶服装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民族服饰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花瑶服饰的传承。而上列关于着装选择原因的朴实回答,让人深切感受到花瑶服饰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