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追溯花瑶人三大节日的渊源,只有破解瑶语这个密码。在花瑶礼俗歌谣“夜甩”和
巫术咒语“夜皈”里说道:“……漂洋过河,漂洋过海……洪公若名拢俗,过簸若喜拢礼……”。大概意思是:花瑶
祖先从黄河南下,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到达
浙江、
福建等地,后迁徙至江西吉安府,在田卢居住。由于种族纷争,花瑶人再迁两广及云贵,在烽烟里辗转来到
湘西南山区,集合于洪江,后因外侵逃亡散居在雪峰山脉中段深山而繁衍。“讨念拜”和“讨僚皈”深深记录着在那被追杀的年代、血腥的日子……历史上众多的战争与征伐,导致了花瑶
长年不断的集体逃亡与举族迁徙,而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与迁徙,都会使这一族群的人口、财富、习俗、文化积累、历史记忆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被遗忘与消失的巨大风险,在其迁徙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大传统节日,即“讨念拜”和两次“讨僚皈”,花瑶的这三大节日,外族人通称“赶苗”。这三个节日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
佳节,是三次纪念性的盛大活动,沿袭至今有上千年历史。“讨念拜”和“讨僚皈”均是瑶语音译,“讨”是
汉语“走”的意思,“念”是
汉语“可怜”,“拜”是
祭祀,“讨念拜”意思是走过血泪的
祭祀;“僚”是“诅咒”的意思,“皈”指
菩萨,“讨僚皈”意思是走过
菩萨的诅咒,本义是驱赶苗蛮(“苗蛮”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在瑶乡一般是不说的,是
忌讳语,后人把其意美化成为“扯掉多余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