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是随鬼魂崇拜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的
氏族部落制度,一些生前强有力、对
氏族部落有贡献的酋长、头人或
领袖,死后被人们尊崇为
祖先神
祭祀。人们认为,这些生前强有力的人,死后其
灵魂的能力也是强大的,崇拜这些强有力的鬼魂,尊崇它们为民族或部落的守护神,可以保护
氏族或部落。
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虽然崇拜的对象都是鬼魂,但作为
祖先崇拜来说,其崇拜对象都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因而被固定地、长期地当做善灵崇拜,
祭祀比较隆重;而鬼魂崇拜的对象大多是一些恶灵和不可捉摸的
灵魂,人们只在认为受其作祟需要加以抚慰、讨好时才加以
祭祀,这种
祭祀一般是临时的,不固定的。
广西十万大山山子瑶的每个家族都立有“家堂
香火”,家堂
香火设在“
香火头”(或称“本家头”,即家族长)家里,家堂
香火供祭着本家族列代
祖先,此外还供祭一些保护神。平常每月初一、十五,由
香火头代表家庭烧香上供,家庭增、减人丁,由
香火头烧香祭告
祖先。逢年或过大节,同一家族的各户人则集中于此祭神会餐,每户来一名男子,不得缺席。过去,广东连南排瑶各排都立有
盘古大庙,
盘古王神位于主神台,左右两侧排列先后去世的
祖先偶像,不分姓氏,供全排人供奉。特别是那些生前经验丰富,有威望的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等人,生前大多是本排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享有极高的声誉,死后都得到村民的供奉。
广西龙胜盘瑶则以房族为单位雕制历代
祖先的小型
木质偶像,撰修历代男女成人“
祖先单”(又称“家先单”),前者合族一份,由长房户保存,后者各户一册。每年
春节后
数日,各户按房次排行分别先后祭祖,祭时要在
祖先神位供桌上陈列
祖先神像,由家长或老年人念“
祖先单”,家人于旁静听。
清明节扫墓归来后,各户成年男子聚集长房户祭祖,祭法同上。祭毕聚餐,同时把节前出生的小孩姓名、性别、八字及节前去世的中老年人逝世的时间、享年、安葬地记在“
祖先单”上,以便供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