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活方式使然。
瑶族是个靠刀耕火种、采食猎毛为生的民族,食山靠山是其基本的生活方式。在人口增加,可以砍烧的山林减少,不能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别处迁徙。只要有原始森林的地方,不管这省那省,这国那国,能迁去的就迁去。张有隽教授与邓文通先生1982年在十万大山调查时,搜集到一封迁徙到
越南的山子瑶写回来的《交趾信歌》,信中说到他们住在
越南一个称为“木罗岭”的地方,放话回来“查罗亲”,即査亲人。信中唱道:“真广岭头青美美,四边河水上
鲤鱼。……此地种禾本是好,每年收得五六仓。意吃何般密中有,水满
鲤鱼任意贪。玉米一个有尺五,收满家中任子贪。……此山住得千万家,祝报从亲齐专来。好吃不过南山地,回话报亲齐入交。语到
广东铁狼峒(清末区划,今
广西防城区扶隆、那勤、太萧、平旺四乡镇及那梭北半部),亲能恩思寻信来。……亲在天朝无山斩,齐来到地
青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