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山势辽阔,万山重叠,
瑶族一般居住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地带。这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比较差。由于历史的原因,
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十万大山
瑶族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山子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
斧头、砍刀和“打洞棍”,祖祖辈辈靠刀耕火种维持生存。由于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落后,个体家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力量显得薄弱,人们在社会中仍维持着以“村社”或“伙耕组”单位的共同占有耕地、共同劳动和共同分配劳动
果实的原始公社的浓厚残余。板瑶也实行刀耕火种,不过他们在再耕地上使用锄头翻土,并兼营一些水田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山子瑶,但低于周围以经营水田为主、兼营
手工业和商业的汉族和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