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雕版用材多为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梨仔木、红柯木、石榴木等。这些
木料质地细腻,不易弯曲磨损。为省料、减轻重量、便于收藏,画版多呈不规则形状。
雕刻前先对
木版进行加工处理,再将
画稿反贴在木板上,晾干后用目贼草(中药名)略微磨薄,使
画稿线条清晰可见,然后开始
雕刻。
雕刻时,刻刀要运转自如,刻线要挺拔流畅,人物面部的刻线还需分出
阴阳,衣纹也要显出刀锋。墨线刻成上细下宽的楔形,以防因
木版涨缩导致线条断裂。刻版时还要注意控制线纹凸起的坡度,保证在刷墨印线时,线条交叉拐角处不积水污纸。最后出渣净底。每道工序都要精工细作,直至底版平滑、光洁,雕版才算完成。由于多年不再
雕刻新版,
漳州木版年画雕版
技艺目前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存的画版基本都是民国以前的老画版,在
闽南其他地区传统年画与画版消亡殆尽的情况下,这批画版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