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地处湘那川黔四省交界之处,自古以来就是
楚地通往黔、滇和蜀的水陆
交通要道。南北朝以前的历代建制沿革都属
荆州所辖,三国时是蜀、吴相争之地,一直与
楚文化的发源地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往来。
楚国原是附属于周的一个诸侯国,从春秋中期起,它先后吞并了四五十个小国,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在数百年的战争和变往中,
楚国在楚巫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先进的
中原文化和南方诸蛮文化,
创造了灿烂的
楚文化。与此同时,它也把
楚文化渗透到南方各民族之中。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后,不断“移民实边”,使
蜀锦及先进的纺织技术传入黔、滇、桂一带。据《
蜀锦史话》说,
蜀锦是在秦朝之后受
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纺织技术的影响而得到发展的。巴蜀与荆楚之地山水相连,历来交往频繁,相互影响,又同时受到
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些古文化不同程度地与中、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原始纺织结合在一起,经过上千年的不断吸收、扬弃和变异,就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各民族
织锦既千姿百态,又具有共同因素的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