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选择定居地很讲究风水龙脉。他们认为风水地理有
阴阳之别,“活者居其阳,死者葬其阴”。所以都要选择所谓的地势开阔、风和景明的阳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水族是一个恋土如亲,安土重迁的农耕型民族。定居之地一旦选定,除非天灾人祸否则不轻易搬迁。他们认为
祖宗选中的居住地就是一方风水宝地,一旦搬迁,就会失去原来的人寿年丰,
六畜兴旺的美好生活。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的水根村,历史上曾数次发生火灾,最严重的一次几乎把整个寨子烧光,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一如既往地爱恋这一片生于斯长于斯的乐土,从未想到要另外择地搬迁,而是想方设法克勤克俭,重建家园。直至今天,水根村的潘姓水族仍然生息繁衍在这块
祖先几百年前开辟的土地上。为确保定居地的龙脉风水不被破坏,有的地方甚至立碑示警。贵州省榕江县高兴水族村寨为保护当地风水宝地龙山的龙脉不被破坏,丁
清朝道光
十九年(1839年)
九月二十三日由众寨老潘老里、潘老究、潘老五、蒙开甲、吴国贤、吴登弟等人共同议定刻碑于龙山脚下。碑文强调龙山风水龙脉关系到全寨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地方重大,于是公同聚议,将主章程刊碑存列于左:一议封此龙山周围上下,不准进葬,亦不许私卖与外人伤害地方,倘进葬、卖者,地方革除,送官究治。二议山坡各管各业,还有挖山种土该问主人。挖者栽
树木与山主,倘有忘(妄)挖,众等革除境外”。由于人们一直都愿意共同挤在
祖先既定的村寨建房安家,加上人口不断增加,建房越来越多,宅基地越来越少,再加上人们建房讲究方位,人的属相、生辰八字不同,房屋的朝向也各不相同,所以许多水族村寨布局零乱,道路曲折迂回,显得拥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