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是缩小了的
长沙国或
长沙郡。汉初,即
汉高祖时,析
长沙郡的衡阳以南置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省连州境内。桂阳郡郴县辖(今
湖南省郴州汝城、桂东)、便县(今郴县北
永兴一带)、临武(今
湖南省临武县)、南平(今
湖南省蓝山县)、桂阳(今
湖南省桂阳县)、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连山县(今广东省连州、连南、连山)、曲江(今广东省曲江、乐昌、仁化)、始兴县(今广东省始兴县)、波阳(今广东省英德东)、浛洭(今广东省阳山东南)、耒阳(今
湖南常宁市、耒阳等),桂阳郡涵盖今
湖南省常宁市以南至广东省英德以北的广袤地区。境内之蛮亦因郡而得名桂阳蛮。《后诚书·桓帝纪》卷七载:
延熹七年(164年),“荆州刺史度尚击零陵、桂阳盗贼及蛮夷,大破平之。”
延熹五年(162年)后“桂阳宿贼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桂阳蛮应是
长沙蛮的一部分,桂阳汉初属
长沙王吴芮的封地。南越王赵陀上书给
汉文帝时称:“西北有
长沙,其半蛮夷。”
颜师古注:“言
长沙之国半杂蛮夷之人。”所以桂阳贼或蛮应与
长沙蛮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