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通过一套极其复杂晦涩的
哲学推理向人们证明,人类的全部知识(包括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都是感官材料和人类悟性的先天思维形式(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组合而成。思维形式无感觉材料则空,感觉材料无思维形式则盲。但感觉材料是客观对象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主体之变化。故经此变化已不再是客观对象自身的再现。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虽然具有普遍必然的性质,但它们也只有和感觉材料相结合才能形成知识,其功能无非是把杂多的感觉材料纳入先天的直观形式和思维形式之中加以范型,综合起来,使之具有必然的秩序。但是这种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仍然是感觉经验所提供的,只对经验有效。但人类的全部经验,如上所说,并不是客观对象(物自身)的直接反映。因此,人类的一切知识、一切科学,都只是在经验中有效的经验知识。它所认识的对象,乃是现象,而不是物的自身。现象,本质上不过是主体的感觉,而物自身则是非感性的,超经验的,决不是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所能把握的。用康德的说法,所谓物自身或现象的本体,实际上乃是我们对之绝无所知,而且绝不能有所知的“X”。这个“X”不是知识或科学的对象,而是
宗教信仰的对象。从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出发,可以得到一个在
哲学、科学和
宗教上非常重要的推论:唯心主义
哲学所肯定的精神实体,唯物主义
哲学所肯定的物质实体,
宗教神学所肯定而为无神论所否定的上帝、自由意志、灵魂不死之类,都是就这个“X”而言,它们都是对人类理性未经批判而误用的结果。物自身永远是“X”,永远不可知。无论是把“X”说成什么东西,都超越了人类理智的合法
权限而对超经验的东西作了论断,因而都是错误的。康德的理性批判一方面否定了建立理性神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标榜理性权威的唯物主义
哲学和无神论对
宗教神学的批判。康德在经验领域内,承认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他认为自然科学绝对不能达到超经验的领域,解答不了“X”(物自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