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到宣统(1851—1911)
六十年间,是
清朝皇运更趋下降、统治力量日益削弱阶段。自从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加强对华扩张,国内反满起义也接连不断。外侮和内患,加剧了
清朝封建统治的崩溃。正如民间谣谚:“
天子坐金銮,朝政乱一团,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在此错综复杂的年代,年画题材内容和
构图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这
六十年的社会巨变中,每一重大事件发生,民间年画里即有所反应。但这些反应因人因时之不同,而呈现光怪陆离的状况。甚至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使得年画作品五花八门,繁复异常。例如,镇压
农民起义的清军将领和
农民起义性质的义和团首领之间本来有如水火不能相容,但只要抗击帝国侵略者,则都
刻画成爱国
英雄的正面形象。所以这类政治时事
色彩浓烈的题材的年画,构成了晚清年画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