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上,
明王朝对敢于反抗的
瑶族实行残酷镇压。
天顺六年(1462年),两广总兵官都督佥事颜彪率军“进剿浔州大藤峡等处徭贼,攻破七百二十一寨,斩首三千
二百七十一级”。“所向无催折,积尸盈野,流血成川”。
广西总兵官山云率官军“征剿”大藤峡时,不仅杀了一万多瑶、壮族群众,还把抓到的
瑶族少年儿童“净身”,与选出的
瑶族“美女”一起送人
皇宫为
奴仆。正统七年(1442年),浔州蓝受二在大藤峡率
瑶族起义失败被俘,“上命即彼斩之,枭首示众;家口给赐有功之家。”连
明朝官员也不得不承认,
广西大藤峡,“今之贼所以倍徒于前者,其祸起于前日总戎者之滥杀无辜也……两广之人,众口一词,皆不愿再调官军,其故何哉?盖惩前日官军之害,尤有甚于贼也。”